1、正确的挤奶:
			
				   大拇指放在乳晕上,其他手指在对侧向内挤压,手指固定不要在皮肤上移动,重复挤压—松弛达数分钟,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乳窦。
			
				2、产科病房母乳喂养规定包括:
			
				①早吸吮;②24小时同室;③按需哺乳;④不用奶瓶;⑤开奶前不喂食;⑥帮助母亲使婴儿正确含接;⑦建立母亲喂奶信心。
			
				3、开奶前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:
			
				乳头错觉,减低对母乳的渴求,变态反应,母亲感觉不适。(母亲误认为乳汁不足)
			
				4、乳头疼痛的原因:
			
				含接姿势不正确,没有把乳头乳晕充分放入嘴内。
			
				5、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:
			
				未充分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(次数不够、时间短、姿势不对)。
			
				6、乳房肿胀最常见的原因:
			
				生后最初几天没有充分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(未按需哺乳、姿势不正确)。
			
				7、按需哺乳就是:
			
				按小儿需要哺乳,不规定次数和时间。
			
				8、婴儿睡觉过久或奶胀时应:
			
				叫醒婴儿试喂母乳
			
				9、母婴同室及母婴分离时,为了保持奶汁分泌,母亲应该分别做到:
			
				按需哺乳,母婴分离每天挤奶24小时内6—8次或更多。
			
				10、母乳喂养的优点:
			
				营养、防病、增进母婴感情,有利于母亲健康(避免子宫出血,促进子宫复旧)。
			
				11、母婴同室、按需哺乳的重要性:
			
				促进乳汁分泌,保持有足够的母乳,增加母婴感情。
			
				12、母婴同室的定义:
			
				母婴24小时在一起,医疗及其它操作每天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。
			
				13、纯母乳喂养的定义:
			
				除母乳外不给其它食物,或除了母乳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药物(不用奶瓶喂)外不给其它食物。
			
				14、人工喂养的定义:
			
				全部用母乳代用品喂养(包括葡萄糖水、果汁等);喂养方式用胃管、匙或奶瓶。
			
				15、正常分娩的母亲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30分钟内开始,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。
			
				16、剖宫产的母亲母婴皮肤接触应在有应答后30分钟开始,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。
			
				17、早吸吮是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。
			
				18、添加补充食品的医学指征:
			
				(1)婴儿方面:
			
				极低体重或早产儿(﹤32周),(﹤1500g),严重未成熟有潜在性低血糖或低血糖,婴儿先天代谢病(苯丙酮尿症、半乳糖血症、枫糖尿症),婴儿脱水母乳不能补足液体时。
			
				(2)母亲方面:
			
				母亲患有严重疾病(精神病、子痫、休克),母亲在哺乳期禁用的药品(细菌毒素、放射性药物、抗甲状腺药物)。
			
				19、哺乳正确体位要点:
			
				(1)母亲方式舒适;
			
				(2)孩子身体贴近母亲,脸向着乳房,鼻子对乳头;
			
				(3)头与身体成一直线;
			
				(4)下颌碰到乳房;
			
				(5)如果是刚出生的孩子则应拖着他的臂部。
			
				20、含接姿势:
			
				(1)嘴张得很大,下唇向外翻;
			
				(2)舌呈勺状环绕乳房;
			
				(3)面颊鼓起呈圆形;
			
				(4)含接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;
			
				(5)有慢而深的吸吮,优势会有暂停,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的声音。
			
				21、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:
			
				(1)把食指到小指四指并拢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;
			
				(2)用食指托乳房的底部;
			
				(3)拇指轻轻放在乳房上方;
			
				(4)母亲的手不应离乳头太近。
			
				22、挤奶的适应症:
			
				挤奶对母亲开始和坚持母乳喂养有好处而且很必要。
			
				(1)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;
			
				(2)在孩子练习吸吮凹陷乳头时;
			
				(3)孩子拒绝吸吮时;
			
				(4)低体重儿不能吸吮时;
			
				(5)对有病患儿吸吮不够时;
			
				(6)婴儿或母亲生病时,保持泌乳;
			
				(7)母亲工作或外出时;
			
				(8)母亲奶胀孩子不能很好含接时;
			
				(9)需要时直接把乳汁挤到孩子口中。
			
				23、如何用手挤奶:
			
				要教会母亲自己做,不应让他人代劳,只在教学示范时方可轻轻触摸其乳房,教学内容如下:
			
				(1)乳母把双手彻底洗净;
			
				(2)坐或站均可,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,将盛奶容器靠近乳房;
			
				  (3)将拇指放在乳头及乳晕上方,食指放在乳头及乳晕下方与拇指相对,其它手指托住乳房;
			
				(4)用拇指与示指先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,不应压得太深,否则将引起导管阻塞;
			
				(5)压力应作用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,即拇指及食指所压部位,即必须压在乳晕下的乳窦上;
			
				(6)对于处在哺乳期的乳房,有时可以自己摸到乳窦,它们像豆荚或花生,如果摸到了,就一定能压在乳窦上。
			
				(7)反复一压一放;
			
				(8)本操作不应引起疼痛,否则方法不正确;
			
				(9)第一次可以没有奶滴,压过几次后,就会有奶滴出,如果催产素反射活跃,还会流出奶汁。
			
				(10)以逆时针的顺序沿着乳头,依次按照同样挤奶的手法,将乳晕下方乳窦内的乳汁挤出;
			
				(11)压乳晕的手指面应滑动,或摩擦式动作,类似于滚动式的动作;
			
				(12)不要挤压乳头,因为压或拉乳头不会出奶,同样道理,婴儿只吸吮乳头不会有奶;
			
				(13)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~5分钟,待乳汁少了,就可挤另一侧乳房。如此反复交替进行,双手可交换使用,以免疲劳;
			
				(14)由于分娩后的头几天,泌乳量有限,因此一次持续挤奶的时间以15~30分钟为宜。 
			
				(15)不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挤奶,此点尤为重要;
			
				(16)乳房热敷。可使用热水袋热敷或用热水淋浴;
			
				(17)刺激乳头。自己用手指轻轻拉动或揉搓乳头;
			
				(18)轻度按摩或拍打乳房
			
				即用指尖轻轻拍打乳房沿向乳晕,也可用拳沿乳房外沿向乳头方向轻轻滚动;
			
				(19)请助手按摩后背;
			
				(20)母亲取坐位,向前弯曲双臂,俯在桌边,并将头枕于手臂上,脱上衣,使乳房松驰、下垂,助手在脊柱两侧向下按摩,其双手握拳,用大拇指点压,压实,先向上方移动,并同时做小圆周运动,再自颈部下移到肩胛骨,持续按摩2-3分钟。
			
				24、人工喂养危害性:
			
				(1)污染、过敏、消化不良、缺铁。
			
				(2)引起“奶头错觉”,造成母乳喂养困难。
			
				25、早吸吮:
			
				生后半小时内就让婴儿开始吸吮母乳。
			
				(1)新生儿得到营养及免疫价值很高的初乳;
			
				(2)是乳汁分泌的最初刺激,有助于来奶更快;
			
				(3)是婴儿学会正确吸奶的最好时机;
			
				(4)促进婴儿肠蠕动,有助于婴儿胎粪排出及肠粘膜的成熟;
			
				(5)早期皮肤接触,使新生儿感受到母体的温暖和保护作用。
			
				   26、初乳:
			
				   分娩后7天内的乳汁,色黄质稠量少。
			
				(1)蛋白质含量丰富,为初生婴儿需要的最佳食品;
			
				(2)免疫抗体丰富,是初生婴儿接受的“第一次免疫”。
			
				27、为什么要废除奶粉、奶瓶和橡皮奶头?
			
				(1)吃了奶粉或代乳品的婴儿,降低了对母爱的渴望,不愿再吸母奶;
			
				(2)由于对乳房没有勤吸吮,造成乳汁分泌不足,婴儿就会因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影响生长发育;
			
				(3)牛奶、奶粉中由于含有异体蛋白,婴儿吃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;
			
				(4)由于橡皮奶头大、奶孔大,出奶容易,婴儿吸吮时感到方便、省力,就容易造成乳头错觉,而不愿再花力气去吸母奶。因此为了婴儿身体健康、强壮,绝对不能使用“三奶”(奶粉、奶瓶和橡皮奶头)。
			
				 
			
				罗江区人民医院  宣